党代会巡礼 | 化学与化工学院:发挥党建统领,增强综合实力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化学与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持之以恒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取得新突破。全院师生同心协力,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为推动学校发展勇立新功。 一.立足特色,不断提升科研团队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己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化工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引领科学研究。学院充分发挥高学历党员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先后成立了以“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文物的病害分析、防治措施及化学修复”的功能高分子与文物保护科研团队;以“咸阳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 术研究、开发及服务”的咸阳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团队;以“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技术进行道地药材基本生物学问题解析、主要药用成分合成调控机制解析并通过系统评价,选育抗逆性好、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的优质道地药材新品种并采用生态学原理研发配套生态栽培技术,提高药材的药用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黄土高原道地药材品种选育与生态栽培创新团队。各团队中党员约为70% ,教授及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约为63% .团队均立足陕西,辐射西北,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己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二. 坚持立德树人,启智润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弘道追求,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团队由8位教师组成,有党员5名。教授6名,副教授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人。团队每年承担着化学、材料、化工、生物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以及国际班留学生的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英语教学任务。先后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的教学案例1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其中重点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以及服务地方等横向项目共26余项,项目经费达到300多万,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咸阳市青年科技奖1项,咸阳市科技论文奖5项。先后培养学术骨干2名,青蓝人才1名,出版教材1部,获得新华杯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项,创建省级本科建设一流课程1门,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建设金课2门。团队先后获得陕西省2023年度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2024年度“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 三.坚持以生为本,构建“三全育人”培养模式和“五育并举”大思政教育格局。进一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考研就业积极性日渐高涨,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