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巡礼 | 设计学院:“设”我其谁 “计”流勇进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设计学院党委紧密团结并引领全体师生员工,秉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于创新,积极进取,锐意开拓,全力推动学院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学院在党的建设、专业发展、师资力量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发展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党建思政树标杆 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并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努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监督保证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现了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党委致力于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党建+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学院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学院党委在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委”和“年终考核优秀单位”的基础上,2021年又荣获“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2022年学院党委的《红色文创聚焦服务地方,党建引领彰显文化自信》项目成功获批为校级党建品牌项目,教工第一党支部也获批成为校级“样板党委”建设单位。此外,教工第二党支部连续两次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2023年,学院党委在党建课题立项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成功立项了2项党建课题,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立项方面也取得了1项立项。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学院党委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二、师资队伍上台阶 学院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推行教师培养及人才引进策略。通过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引进,致力于提升教师在产学研用各个领域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确保教师能够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保持同步。同时,不断优化教师思想政治培训,实施有效策略,充分利用资深教授的“传帮带”作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素养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院还推出多项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增强其实践和应用技能。通过实施一体化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计划,以及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育项目,学院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也为学生提供了更符合行业需求的指导。 近年来,学院成功引进了7名博士人才,并晋升了十余名高级职称教师。以党员教师为核心力量的全体教师队伍中,1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和“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7名教师被聘为兼职硕士生导师,1名教师同时担任省级专业协会委员,4名教师被派遣为访问学者,13名教师荣获“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蓝人才”等荣誉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此外,在各类省、校级教学竞赛中,教师们共获得13项奖项,并成功获批1项省级教改重点项目。 三、科学研究上水平 学院党委致力于推动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为教师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确保其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学院亦提供科研资金和资源,以激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从而提升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通过吸引高层次人才,学院加强了教师队伍的科研和教学实力,进而提升了学院的总体学术水平。 在过去的数年中,本院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96篇,其中36篇及以上被核心期刊、SCI和EI索引收录。此外,本院成功申请了31项专利,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在科研项目方面,本院共获批58个项目,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项目9项、厅局级项目16项、校级重点培育项目1项、校级一般项目2项以及横向项目26项。科研项目的累计到款经费已超过965万元,同时还实现了26项科研成果的转化。 四、教学实践显特色 在院党委的积极协调和领导下,学院持续致力于推进实践教学的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懈努力,成功逐步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的“政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此举不仅促进了本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和实训的机会。 学院与众多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韩城市政府、陕文投集团、渭城区政府等。这些合作为学院带来了12个实践实训基地和14个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操作机会,使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除了强化实践教学,学院同样重视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等高级别的学科竞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荣获近百项奖项,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学生的才能,也显著提升了学院在行业内的声誉。 五、创新创业见成效 学院党委致力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注重强化实践环节,促使学生早期参与并深入科研活动。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入改革。同时,学院加强了对创新创业导师的培训工作,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在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学院师生展现出色的成绩,成功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9项,以及校级项目10项。在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团队荣获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6项。 六、人才培养更夯实 学院党委围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从院系两级层面完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探索更为科学的多元评价机制和方法。在“督导组—院长—系主任—教学团队—教师”反馈机制的基础上,强化党政联席会议反馈落实问责制,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声。建立系统化的毕业生跟踪系统,使用在线问卷、定期访谈和职业发展报告等方式收集毕业生的反馈。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来收集和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职业发展和满意度等信息。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建成在线教学平台,整合各专业课程线上资料,充实线上设计学院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工具。重视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际交流相关培训学习,先后与韩国、英国等多国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创新实践基地等合作项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