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巡礼 | 于右任书法学院:传承中华传统书法艺术 培养书法教育优秀师资于右任书法学院自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秉持“根植秦汉文化沃土,高扬师范教育旗帜,传承书法经典,彰显文化担当”的初心使命,抢抓机遇,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特色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为助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聚焦学校党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建赋能,全面发展。持续开展党建“双创”工作,将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作为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抓手,党建示范创建成效明显。2020年教工支部获批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于2022年培育建设验收合格;2021年,于右任书法学院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2年,于右任书法学院党委获批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2023年,院长王智杰获批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书法学院自成立以来已为基础教育培养了836名合格的书法学专业本科生,其中133人考上硕士研究生,5人考上博士研究生,16人在大学任教。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19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师生同书千米长卷等系列活动。师生围绕庆祝国庆、爱国诗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红色歌曲等主题,用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等多种字体,寄情翰墨、祈福中华繁荣昌盛,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此项活动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关注量突破2000万,热搜排名第19名,受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之声、环球时报等国家及媒体报道。该活动以软实力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引起各界广泛好评。 二、坚守教书育人初心,教学科研迈上新台阶 于右任书法学院以弘扬中华优秀书法传统文化为已任,承传“右老”艺术精神,崇尚正大气象,担当育人使命,逐年取得新突破。学院不断优化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类课程还专门设置了外出专业考察实践环节。大一安排经典书法遗迹考察,意在强化书法原作直观印象,敬畏经典,感受墨迹和碑刻背后深藏的历史意蕴、美学内涵与书法家的人格精神;大二安排书法材料学认知考察,意在掌握笔墨纸砚性能的同时,理解中国文化赋审美于实用的特点; 大三进行外出专题实践,让学生体验在宣纸以外如紫砂壶、瓷器等载体上进行书法创作的感受,培养创造性思维,让书法艺术生活化。注重通过校地合作等形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019年,书法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标志着书法学专业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于右任书法艺术馆被授予第四批陕西省社科普及基地;2020年,于右任书法学院被确定为陕西省唯一的书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点。2021年,专业课“篆书临摹与创作”被评为陕西省一流课程。2022年4月,学院申报的标准草书项目获批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2、2023、2024年连续三年在国内高校三大排名系统之一的校友会(艾瑞深)中国大学书法学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显示,咸阳师范学院(5★,A+)位列全国第二。 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凸显“右老”学术研究。2020年,于右任书法学院获评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2022年,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评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2023年,教师当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完成省级一般教改项目1项。教师、学生入国展百余次。 2021年10月,伏家昱、张仕龙同学入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2022年10月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陕西赛区)中我院共获26项奖励,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三、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一)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于右任书法学院坚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与地方和企业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与陕西省内开设书法学专业的十所高校共同承办《“楹”诵大黟山,“联”通全世界——黟见倾心·美好书法季·中国西递家风家训书法作品展》,承办了《标准草书与草书》学术研讨会;承办“西递杯陝西十高校师生家风家训书法专题展览”等,助推了当地文化发展。 院长王智杰教授锐意进取,积极奉献,成果丰硕,发挥了带头模范作用。2022 年 3 月当选为咸阳市政协委员,密切了与地方的关系。2022 年 7 月获批陕西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是学校艺术学科有史以来科学研究方面第一个最高奖项。2022 年 12 月晋升为三级教授,为艺术学科带了个头。2022 年 5 月当选陕西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3 年 7 月被评为陕西省 “六个一批”人才,为学校首位该省级人才项目的教师。 2024年,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咸阳分会在我校成立,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王智杰担任咸阳分会会长。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我校成立了书画等级考试咸阳师范学院考点,学校获批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理事单位。这些机构的设立,必将为咸阳教育界书法艺术提升、书法文化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育时代新人,助力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在完成本职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许多教师受邀为地方开展书法培训工作,受到广泛好评。如青年教师蔡欣为咸阳渭城高级职业中学做书法艺术专题报告,王宁老师为彬州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书法兼职教师专题培训等。 (三)增强时代责任,志愿服务育新人 学院重视开拓多渠道多角度育人渠道,发挥专业特长,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引领广大书法学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了解社会,增长见识,争做贡献,全面发展。 几年来,学院坚持寒暑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如每年春节前,院长亲自带队,组织书法学院师生在校内外开展义写春联活动。先后到咸阳市礼泉县乡镇、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学校扶贫村等地,为村民、教职工、医院医护人员义写春联,送“福”传温暖。师生还经常进入街道社区开展“迎新年·送福字·义写春联”活动。陕西广播电视台、三秦都市报-三秦网、咸阳日报、搜狐网、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咸阳师范学院官方微博、东方头条等众多媒体对本次活动做了报道,引起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 四、传递书法艺术魅力,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 学院秉持“承传经典,技道兼修,突出实践,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文化搭台,书法唱戏。学院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实现文化育人之功效。组织书法学院学子为校内教室书写励志作品。每年在学雷锋活动中,开展以“传承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书法创作大赛,在全校范围内征集作品,组织评选,在全校营造热爱书法,表情达意,提升境界之目的。在迎新和考研的时间点,书法学子会以书签、书法小品等形式,书写美好的祝福语,为新生和考研学子送上美好祝愿,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经媒体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反响。 2022年5月,“送蛋糕给宿管阿姨祝母亲节快乐”活动被头条校园、新浪教育微博、陕西新闻、纵横财经、都市时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和报道。 2023年5月,开展“薪火相传---庆祝咸阳师范学院建校45周年师生校友书法篆刻作品展”,展示了我校书法教育教学的成果和历届校友的心声,丰富了校园文化,为校友和母校之间搭建起增进友谊和交流的桥梁。9月,学院在迎新过程中让,新生在册页上用毛笔签名,展示“开学第一笔”,营造了强烈地仪式感。话题“陕西一高校新生用毛笔签到”,被中新社陕西分社、陕西网、新浪教育、各界导报社、凤凰新闻等41家媒体报道及转发,阅读量1067.4万,登上当日同城热搜第一名,从而提高我校的美誉度与影响力。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几年来,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于右任书法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外交流、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学校党代会精神,以更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更昂扬的精神状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