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咸阳师范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专题网站

党代会巡礼 | 美术学院:党建引领美术专业建设,艺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

美术学院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明确任务,真抓实干,做好思想引领,提高工作的有效力。

一、加强党建引领,突出专业特色

以党建为引领,以专业为手段,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切实加强党建工作。一是通过制定《学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在学生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传学习教育活动,突出我院“红色画魂”党建特色品牌。二是通过2023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立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团、处级干部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班、各支部开展《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并成立宣讲团、邀请牛士敏教授为学生第一党支部作二十大精神专题报告、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理论学习。三是通过2024年制定美术学院党纪学习教育计划,全体师生党员认认真真读原文,学条例,推动党纪党规学习入脑入心。四是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美术学院积极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广泛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QQ群、微信群、公告栏等线上线下平台发布理论学习要点,紧密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爱国主义教育等核心思想,积极策划专题活动。

2018年以来,我院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贯彻“三会一课”制度,完成了咸阳师范学院第56-67期美术学院分党校培训工作,共发展党员300余人,2020年“红色画魂”党建品牌顺利通过验收并获校级一等奖,美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2020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3年入选为“咸阳师范学院样板党支部”。

二、增强文化自信,推行非遗传承

近年来,美术学院注重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创新。通过对陕西“非遗”文化的挖掘和整理,美术学院不断将专业建设和文化输出交叉整合,在“党建+专业+非遗+传播”上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院特色和地方需求的特色教育之路。

2023年10月,美术学院2021级王博帆同学以黄陵面花非遗传承人身份参与央视节目录制,利用美术专业助力黄陵面花发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024年4月,美术学院7位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代表团赴韩国蔚山参加民间艺术国际交流活动,期间受到韩国前任总统文在寅的接待并向文在寅总统介绍了户县农民画的历史形成、风格特色以及形式意义,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受到财经观察网、中国新闻资讯网、腾讯网等十四家媒体转载报道。

三、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时代青年

一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教导大学生爱校爱国,在各项急难险重的问题中敢为人先,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疫情期间,美术学院坚持开展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策划专题活动,开展特色绘画活动9项,期间收到学生作品800余幅,并收集学生党员抗“疫”捐款共计4493.96元。2021年12月,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组建临时党支部、团支部,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党员干部先锋岗、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美院青年第一时间响应学校号召,将日常爱国爱校理论知识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三大战役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展现美院青年担当。二是积极培养学生们爱校荣校情怀,美术学院一直通过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教育同学们坚定初心,践行使命。我院已连续开展5届的“大美咸师,叶不平凡”秋叶节活动,将家国情怀、校园美景等以秋叶为载体进行展示,该活动受到媒体广泛关注,陕西1频道、第一新闻等10余家媒体活动进行了转发宣传。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展现奉献精神,通过校内外志愿服务、“三下乡”等方式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2018年至今,美术学院多次荣获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2023年,美艺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先后被中国青年网、陕西省三秦学联、陕西网等多家省市县级媒体报道,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院团委书记李江涛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

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形式

美术学院在教学方面始终坚持注重提升学生的基础实践技能,从课堂临摹,到外出写生,再到毕业创作都以基础理论学习和创新思维锻炼作为引领,并积极与市场接轨,以当代中小学、美术培训机构以及美术馆等市场需求为实践目标的参考,形成美术本科实践教学的闭环。

自2018年开始,学院逐步开展教学的数字化创新改革,坚持‌以课堂临摹作为本科美术基础技能学习的开端环节,以外出写生作为本科美术基础技能学习的提升环节,以毕业创作作为本科美术基础技能学习的总结环节。

在课堂临摹环节,学院利用学校支持建设的美术专业高清图像数据库和高清写真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高清仿真临本,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美术基础技能;外出写生环节,学院尤其注重丝绸之路、黄土高原、徽派建筑、苗族风情等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考察和写生,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中西方传统绘画技法与实地观看、研究、感受到的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提升美术基础技能;毕业创作环节,学院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视野、实践技能和对外宣传的延伸,一是通过互联网和学院各专业教师收集的当代优秀绘画作品为学生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二是通过photoshop、Procreate等软件实行图像拼接、草稿绘制、色稿对比等创作前期工作,三是对毕业创作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提升学生就业率,扩大学校影响力。

2020年崔伟刚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至今美术学院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项。

五、加强科研创新,推动人才成长

美术学院在科研方面坚持理论研究与绘画创作实践两手抓,坚持跨学科融合研究,以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申报高等级的科研项目和省级以上美术展览,并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继续学习拓展视野,提高自身水平。

学院还不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博导进行分享交流,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加强师生联系。合理运用考核机制,发挥指挥棒作用。制定了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将攻读博士学位纳入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并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对成功考取并顺利毕业的博士给予额外奖励和表彰。

2018年以来,美术学院教师获得的国家级代表性科研奖励3项;承担的省部级代表性科研项目8项;发表(出版)的代表性论文和实践类教材10项;国家级代表性艺术创作与展演5项;策划、举办或参加国家级、省级展演活动5项,在职教师已获得博士学位5人,在读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