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咸阳师范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专题网站

党代会巡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自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施“党建基础工程”和“党建引领工程”,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建业务一体、师生共同参与、服务学校大局”的工作格局,把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切实落到实处,助推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施“党建基础工程”夯实高质量党建之基

1.构建党建业务一体化发展机制。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三结合三着力”工作思路,推动党的建设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强化“双融双促、共推共抓”工作理念,以一流党建引领学院一流事业发展;打造“一层级一重点、一支部一品牌、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立体化党建格局,促进学院各项事业争创新作为、展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推行党委委员全程参加人才引进、按“双带头人”标准优化教工党支部设置党支部书记与教研室主任“一肩挑”、党委委员进学术学位科研组织等,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

2.深入推进党建“双创”。学院党委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积极推进党建创新创优。学院通过“三结合三着力”建设思路,推动党的建设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先后获批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生党支部被确立为2022年陕西省第三批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思政2001班团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团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3.大力发挥党组织功能,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学院党委和学生支部3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获得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8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获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疫情防控专项研究课题”4项,学校基层党建研究课题立项2项,党建品牌建设2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课题立项2项。学生党支部被确立为2022年陕西省第三批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人荣获党支部书记微党课大赛一等奖。

  二、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1.学院切实践行“两个维护”,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探索党建五大“引领”体系和新时代马院“服务支撑示范引领”机制,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

2.党建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学校出台《中共咸阳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咸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咸阳师范学院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津贴设置方案》等,率先落实中央对思政课教师发放专项津贴、职称单列等要求。校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多次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思政课建设,解决相关问题,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关心关注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3.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学院出台《咸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深度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严格落实思政课学分学时要求,严格执行本科课堂教学准入、认证及退出制度。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和辩论,加强对各门思政课教学设计的研究。实施教学攻关行动计划,开展教学重点问题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多形式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1人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获评陕西省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荣获2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荣获2项陕西省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获评3门省级精品课程,获评8门校级金课。

4.以系统思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夯实发展基础,扩大学科影响。立足新时代鲜活实践,聚焦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工作;聚焦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12名教师聘为西藏民族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获批各级各类厅局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1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1项;发表学术论文176篇,其中核心期刊41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理论文章41篇。到账科研经费949.2万,纵向经费61.4万,横向经费887.8万,其中2022年到账科研经费556万元,到账纵向和横向经费均创学院历史新高。

5.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主题团日活动、支部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1个团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团建样板支部”培育单位。1个团支部获评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团支部获评校级活力团支部,1个团支部的学党史主题团日活动获评校级精品团日活动。

6.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坚定铸魂育人主心骨,坚持和加强党组织对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铸魂育人主阵地,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铸魂育人主力军,持续提升学院思政课教学水平。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陕西省思政大练兵优秀组织单位、校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校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校级考研先进单位和校级就业先进单位。1人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得学校“师德标兵”。获批1个省级社会实践标兵团队,2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7.新时代马院“服务支撑示范引领”机制不断完善。动员思政课教师积极为校内外基层党组织、中心组服务,为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服务,用党建和思政课的高质量为各学院的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加分添彩。组织师生服务社会,把党课送到政府、企业、农村、中小学。咸阳师范学院与咸阳市委宣传部举行签约揭牌仪式,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发挥共建平台重大作用,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对接咸阳市重大理论需求,切实发挥理论研究和服务地方功能。与铜川王石凹煤矿(国家工业遗产)签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11人受聘“咸阳市社科理论智库成员”。3人受聘为陕西团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3人受聘马栏干部学院特聘专家,1人入选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1人入选陕西省党史专家库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承担咸阳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讲任务,社会反响良好。共有12人次先后入选咸阳市委理论宣讲团。3人参加咸阳市广播电视台深度话题类访谈栏目。